找到相关内容53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人死永灭论与人死续存论(一)

    故轮转 生死海中回  大海水干竭 须弥山地尽  先世因缘业 不烧亦不尽  诸业久和集 造者自逐去  譬如物主 追逐人不置  是诸业果报 无有能转者  亦无逃避处 非求哀可免  三界中众生 追之不暂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0949903.html
  • 西藏生死书介绍

    学习,可以成长,可以学会不贰过,可以变得更加圆满。所以,生病或死亡是有意义的,被人倒是有意义的,被师父骂是有意义的,吃亏是有意义的,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。我们只要转个念头,一切顺逆境界都是有用的,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550229.html
  • 《三言》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──超越因果轮回后的涅槃世界

    中华佛学研究 第五期(2001.03)  缘,所以抉择自己牺牲。最后以新荷的证明来揭露陈可常的无辜之时,他就作〈辞世颂〉来表现自己的心情感想。  生时重午,为僧重午,得罪重午,死时重午。为前生欠他...

    金明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950863.html
  • 佛教的真谛

    必然要受到恶报。恶业的集聚,虽然带给我们苦难的人生,但是恶业是可以了尽的,给予我们无限的光明和希望。什么道理呢?好比一个人到处借贷、负债累累,但是只要有一天把债务还清了,就能无一身轻;一个穷凶极恶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851271.html
  • 佛教的最高境界—涅槃

    ,所以他欠下的你可以去还。这样的事你到印度去讲,到西方去讲,人家觉得这根本没有道理,我是我,他是他。所以这个观念冲突很大。当然,后来中国也接受了。既要受父母的影响,也要受自己的影响,两重因果。印度人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851719.html
  • 《三言》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

    陈可常的无辜之时,他就作〈辞世颂〉来表现自己的心情感想。   生时重午,为僧重午,得罪重午,死时重午。为前生欠他负,若不当时承认,又恐他人受苦。今日事已分明,不若抽身回去!五月五日午时书,赤口白舌尽...

    金明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5251744.html
  • “ 马郎妇 ” 事典考论 —— 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

    盖,特地掀来呈捏怪。牵人爱,还尽多少菩萨 [7] 。   “ 纳败 ” 之语,当指最后妇人身死坏烂一事。这里,已经从马郎妇故事中引导出鱼篮观音的形象。也可以明了,鱼篮观音的源头最初正在马郎妇故事系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051981.html
  • 月冷风寒求索兮

    史学家史密斯《牛津印度史》中的评价,可见一斑:“由于大唐西域记,印度历史对于玄奘所欠下的是决不会估计过高的”。《大唐西域记》是一部中国僧人所著的成就最高的历史地理学专著。是中华民族注重历史和地理记载的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152179.html
  • 净土宗义探讨序言——关于净土本愿法门与二力法门(2)

    “转恶成善”,这是自然之事。(克实而论,罪恶生死凡夫,旷劫以来,何罪不造,何怨不结?负人之,不可称量;所以不是自己宽恕他人,乃是请求他宽恕自己。)  《大经》言:‘我若成佛,普行此愿,一切恐惧,为作...

    释圣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852193.html
  • 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(下)

    债有主”,这些生灵的死当然要由小孩子来偿还,这样的庆生(实为咒死)法是没有道理的!   (3) 拜祖祭亡不宜杀生:亡者的忌日及每年春秋扫墓节日,应当要戒杀。祭拜应以鲜花、蔬果来供奉,一炷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2154730.html